心灵甘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71|回复: 0

【BHFF | 音】1-4 学佛修心的目标(二)

[复制链接]

1107

主题

110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37
发表于 2020-9-6 14: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4   学佛修心的目标(二)


修心的目标有了,那么修心怎么修,怎么擦拭我的心? 这要靠心的理解来实现——悟。悟就是想通,我们总是说 要悟,可道理都摆在那,轮回因果,缘分命运,还有什么 可悟的哪?实际上,明月飞花,一草一木无不带来悟的契 机,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件事都有可能让我们领会更多,悟 就是将佛法应用到生活中去再从生活中体会出佛法的一个 反复练习的过程,犹如我们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反复应用 基本纲领反复做练习题再从练习中掌握基本纲领直到熟练 掌握,应用自如的过程。


修心路上的每一次正确应用佛法, 心境就提升一分,同时又可能前九次全对,但第十次错了, 也可能导致修行前功尽弃,所以才说修心路上“如履薄冰”。 有很多同修对台长的“说法”研究得非常仔细,理解 得非常透彻,修得非常精进,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大家认 识到这个法门的殊胜之处。但是从网上问的问题和平时的 待人接物上可以看出,很多人现在还处于还债的阶段,还 没有认识到佛法即人生,学佛先学做人的基本道理。虽然 因为念经的原因,脾气上有了改进,但并没有主观上开始 反省自心,主动地找毛病改正品行,也就是说佛法还没有 被你应用到生活中去,还没有把佛法主动地应用到自己身 上。


比如说“戒定慧”,有多少人仍不明白为什么要戒,戒什么,怎么戒了就能定?为什么要定?定什么?这些都 是心中要明白的问题。同样很多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一些 前人总结的经验,也要从中悟出它的原理,它依据佛法的 哪个基本定律,这样才能明白前人为什么这么说。比如说, 为什么“忍辱能精进”,依据哪一原理?为什么要这么强 调“无我”,有什么作用?等等,不仅知道这句话,也能 按着做,不能只是简单地机械地照搬套用,只有理解了原 理才能举一反三,真正明白真正会应用,这一点和我们学 习数学应用定律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悟”并不是那么遥远抽象,在每天的学佛中, 实际上我们都已经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开悟:怎么念经? 念经怎么就会变好?XFZ是怎么应用的等等,接下来就 是要系统地有意识地悟,想更多的“为什么”从而明白更 多的道理。修心的人不敢做坏事就跟懂法的人不敢违法乱 纪一样,因为他明白道理。 修行修什么?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目的是要达到觉悟的最高 境界——彻悟。


修行有三个方面:行为的规范,言语的禁 忌和意识品行的提高。实际上,当我们知道了尘网中孽力 占很大成分,而孽障又是来自于“身口意”,那么就很容 易理解这三点的目的都是为了避免造孽。行为的规范杜绝 身体造的孽障,言语的禁忌使自己不造口业,意识品行的提升又是为了防范意念上的坏念头,从而少造意业。 明白了这些原理,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基准修正行为, 减少孽障,不再编织新的尘丝。


当然应用这个原理到生活 中去和应用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每个人的领悟力。比如说: 工作单位的领导明显地加大了你的工作量,使你每天埋头 苦干还常常加班加点,但别人同样的薪水,可要清闲的多。 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忍住不骂人,你能忍住不做出格的事, 可内心里你能不能真正地不生气呢?不生气又为什么这么 重要呢?你不生气,别人会不会认为你是懦夫呢?正确的 心态应该是什么呢? 


这些都要靠我们自己来领悟。每回答一个问题,你的 境界就增一分,领悟的不同,境界就不同。如果领悟不出, 则会时时比较着别人的工作量,不停地感受着不公平待遇, 渐渐地愤恨起来,这时候孽缘早已种下而不自知,反而认 为自己才是受害者,渐失道心。其实任何人的努力,最后 一定会得到回报。“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正因为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所以台长 不可能把每个人要悟的答案都摆在面前供大家选择,但好 在万变不离其宗,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宗旨就是用因 果、缘分来理解生活,用台长教的法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 题,用做功德不起恶缘来作为约束自己的准绳。 


修行的三个方面并没有讲到积功德,那功德怎么会是修行的结果呢?修行三个方面直接的结果就是做善事,持 善念,说好话,都是功德。 修心修什么? 修心是修行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题目,初 学者或还没有感应的人,可以先专心致志地消业障做功德 做起,这是因为当身上的孽障还很多的时候,你的债还太 多,心上的污垢还没有擦拭,谈不上修心。而当我们消孽 障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往往这时候会有经历过梦考,如闻 到了天檀香,见到菩萨笑等灵感后,逐渐地修心就摆在面 前了。这就是TZ所传的“修今世法”区别于其它“修来 生法”的一个特征。


魔由心生,实际上心魔和孽障是密不 可分的。现在我们能够还债后再修心,那么我们就可以轻 装上阵。所以同样是修心,心灵法门明显可以让大家的心 障减轻,容易克服心魔,提升境界,收到成效。 从修行的三个方面还可以看出,修行和修心是息息相 关的,要修正自己,首先就得发觉自己的行为上有什么不 正的地方。这个“觉”的过程就是修心的过程,反省自身, 反省自心,逐步提高。修心没有一定的明确规定,按部就 班的操作规程,具体说明如何修心,因为各人的业力不同, 修行所遇到的障碍不同,从而修心之路也就有千差万别。 


但万法归一,无论我们修心之路有多么大的差别,最终的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佛心菩萨心,佛心即是众生心,菩萨心即是慈悲心,所以只有时时反省自心,对照佛心菩萨心, 就能找到心中要修正的地方,从而修正我们的行为。 佛心就是无我地想着众生的苦,菩萨心就是慈悲喜舍, 这都是极高的境界。所以是我们的榜样和修行的终极目标。 修心的基本起点就是修正心灵,达到心净心定的境界,也 就是着眼于实际,从我们身上的毛病找起,去除三毒“贪 瞋痴”,去掉我执他执,从而定下心来,一心修行,得到 心灵的纯净,逐渐地明心见性。


见到我们本来的佛性—— 包括良心、善心,使之培养壮大,发展成慈悲心。 什么是心净? 修正心灵为修心的出发点,但不同的人对正的看法不 同,哪怕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可能都认为自己是正。这就 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题目,什么是正?怎样是正?一个自 私的人会说“人不都这样吗”?一个经常和妻子吵架的人 会认为她总是这样不关心我,而一个与80岁的老妈十年不 相往来的儿子也会振振有词地说:“她当年对我老婆狠得 不得了。”在这种情况下,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认为自己 错的人,怎么会突然去反省呢?什么是他们反省的契机? 这个契机多来自外界,如某日法会上台长的一句话,有时 坐车也能产生一些悟性,一个儿子扶着年迈母亲的一个剪 影,或者是同事叙述的一个邻里旧事等都可能是幡然悔悟 的契机。


但契机必须有功德的积累做基础,正所谓“厚积薄发”,无论是通过念经还是做其它善事积累功德,只有到 了这个层次,才有“一点就破”的可能,这个层次就是导 致这种“不正”的孽障消除了,心灵上遮掩你本性的污垢 擦掉了,这时候才能见到“不自私”的本性、“爱和包容” 的本性、“孝”的本性。 同时要心中认识到还有制造这些污垢的源头:贪瞋痴,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这十有八九大多数都因为贪瞋痴, 所以称为“三毒”。


刚对自己的自私心理批了好一阵,转 眼单位里评职称,又是当仁不让,舍我其谁;刚把老妈妈 接回来,10年冰冻得以化解,妈妈一句话又暴跳如雷„„ 刚刚见到的一点善的本性又无影无踪了。 所以三毒不除,修心则是事倍功半,甚至寸步难行, 即使久负盛名之有修,也有不能尽除三毒的可能。这一点 只能由自己解决,别人的劝告,别人的帮助等外来之力是 起不到决定作用的,哪怕是台长耳提面授让你别贪让你不 要痴,自己看不破也没用。


有多少痴心男女缘分已尽了, 还要苦苦思念,有多少荣华富贵之后不能安于现状反而孤 注一掷,变本加厉后,贪得无厌„„这些都是看不破,看 不破人生苦短,念念无常。虽然说到缘分因果都明白,但 用到自己身上就是另一回事,不再是缘起缘落都是因往世 的因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缘分已了,一分羁绊就没 了,不再是人间一切落叶飞花,皆为虚幻,命里的富贵和 自己的往世善业相联系,喜欢就应加紧修功德以期来世荣耀一生。


所以三毒之害伴随着修心的全过程,也是修心之 人时刻面临的最大挑战。 对付三毒的法宝没有别的,“戒定慧”是关键,就是 先克制自己,克制了,心就安定就能继续修行,终有一天 能看开看破,这就是得了智慧,从而此毒就不再为毒。再 下一个阶段,也许三毒又以其它的诱惑出现,看破了财富, 又有了地位的诱惑,看破了地位的虚无缥缈,又有了女色 的诱惑,看破了臭皮囊,又来了名声的诱惑等等不一而足。 


不单是诱惑,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烦恼,家事国事天下 事,事事忧心,心忧则浮而飘,被诸事牵扯,谈何修心。 人生在这个世间,就不可避免地和其他人发生关系, 我们可以自律不生恶缘,却不能让周围的人也都不生恶缘, 如果别人对我们生起恶缘,也就是我们遭遇不公、不平、 误解、甚至辱骂的时候,“忍辱精进”就是保持我们心灵纯净 的方式。忍辱不是懦夫的表现,而是唯一的不“接”恶缘 的法宝。


别人向我射出一根恶缘的尘丝,我们一生气心中 一恨,则尘丝就沾在我们身上,从这一刻起,恶缘的因果 就形成了。只有忍辱而不接这口“恶气”,才能使恶缘不 落地生根,忍辱是表相,真正要求的是心不起波澜视外辱 如无物,也就是修心中的“境转心不转”。 另外要从心中剔除的还有一个“执”,无论是“我执”还是“他执”,都是因为理解事物不全面而造成的一种偏 见。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和在生活中获得的感受都不一样, 所以形成这种自己认为正确的偏见。可想而知是由于“执” 的存在,我们在认识事物和道理上会有这样那样的偏差。 


但困难之处在于,自己不自知不觉察其为偏见,那么就会 被这种假相的真理所欺骗而坚持下去。解决的根本是去除 “我”,不以“我知我见”来认识佛法,也就是我们常说 的学会“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佛法。 心要时时地擦拭,消孽障,让忧愁诱惑等尘埃不着落,从 而得“心净”,心灵的纯净,目的是显露本性。净到一定 程度后,本性就显露出大部分,不再容易被污垢遮掩,这 时候我们就需要小心呵护着它,培养它壮大它,让它不要 再迷失,这才是学佛的入门之时。 


那是不是只有脱离尘世才能心净呢?尘世间是最好的 修心地,心不净躲在深山也还是放不下。求心净,并不是 要求大家放下一切,放下缘分,甚至为了躲避缘分而不与 人交往,这里的“净”讲的是干净,纯洁,不沾染污秽的习气 和恶缘分;所以心的干净是修出来的而不是躲出来的。 心定是怎么回事? 大家信佛都有不同的机缘,有的人很容易,第一次听 台长的法会就坚定地学下去了,有的人听节目录音中感到 和自己的情况类似就按着台长教的方法去做了,见到了效果,知道所言不虚才信了。


不管机缘如何,信了心就定了 下来。这种定是暂时的定,身上的病好了,孩子可以开口 说话了,知道佛法的伟大了,可是我很忙,忙得没时间念 经,或者先是劲头十足,然后渐渐疲怠,或者只是怎么教 怎么做,不去学习,不去领悟,这些都不是定。下次遇到 别的问题,如工作丢了,爱情出问题了,还是在原地打转, 不知如何应付;或者我已按台长上次教的方法做了,但我 一个月内仍找不到新的工作;为什么我的爱情用了台长的 方法半年还没来„„疑惑随之而来。


有孽障才有牵挂,有 了牵挂,“我”就随着牵挂去了,心也就不定了。所以修大乘 佛法(救助众生的法)要有小乘佛法做基础,先要把自己 修好,自己的家修好,只有“心无罣碍”才能“无有恐怖”, 再谈修心救度他人。 “心定”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坚定的信念,二是坚 定的目标;其基础建立在明理上,明白世间法和出世间法 的区别,明白因果,明白灵性世界的真实,明白命运的高 低起伏是为什么,还要明白善缘恶缘业力尘网的关系,这 样才能定下心来修行;


同时还要明白菩萨的慈悲,菩萨的 伟大和真实不虚,菩萨闻声救苦的同时,我们要先做好自 己的功课等。这样才能坚信目前的困难是有原因的,困难 也是暂时的,从而达到心不随境转,境转心不转,一心觉 悟的境界。当然这是比较高的境界,我们不一定人人都能 做到,但至少知道了方向,我们就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至于最终成绩如何,还要等参加了考试,待结果出来的时 候才知道。 


心浮则飘,心净则定,心定则生道。总的来说,佛法 人生,人生佛法,把佛法应用到人生,自人生中参悟佛法, 坚韧不拔,自会渐入佳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心灵甘露

GMT+8, 2024-11-10 19:14 , Processed in 0.05477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心灵甘露 X3.4

© 2001-2020 心灵甘露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